Monkey Mind

在旅行中,突然收到A的簡訊,跟我說一件最近遇到的管理議題,以及他從這個議題當中發現自己重複發生的Pattern. 想跟我在下次會談中聊聊。和A一起工作超過一年了,他的自我覺察能力提升了不少,也很有意識地發現自己又陷入腳本中,希望幫助自己有所突破。

會談前一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正在與A會談,然而A帶來的卻是另外的議題,在夢中我跟他聊了很久,然後我突然問他「誒?這好像不是你原來的議題?」。我在真的會談一開始與A分享了我的夢,很神奇的是,A說他確實還有另一個議題,如果時間允許,他也想聊聊。

會談前,我翻了之前A做的DiSC,以及生活腳本量表報告。策略上,我想先與SC(支持/精準)風格的A,先來分析一下這個重複來找他的模式 -

遇到績效表現不佳的員工,僅有切割的選項。

Credit by : Markus Winkler

所有我覺得不好的behavior都出来了。

都不想看到他啊!

也不想跟他講話,就覺得,就是stay away from me 。

A的人際風格是SC, 管理的優先性有「達成可靠性」「提供支持」「確保客觀性」。一般而言,SC風格類型有追求穩定的傾向,也比較容易因為考慮很多,而影響了行動力。但A的SC風格上有個獨特性 - 行動。他能夠快速抓住機會,也會積極採取行動。

而在生活腳本量表中我們看到幾項A在面對壓力的主要方式,其中「不要親近」引起我們的關注與討論。

在A所面臨的情境中,因為部屬的績效表現不佳,初期仍給予時間改善,然而部屬的「遲遲沒有行動」「工作沒有進展」讓A感受到壓力,他的「不要親近」就出來工作,採取的策略就是 - 離開。

Credit by : Kelly Sikkema

A:我最近也在想這件事情。 我觉得這件事情好像回到一個就是很幼稚哦,就是在小學,然後就是不會跟那種成績不好的同學玩再一起。

Vicky:那你選擇與你成绩好的人一起玩。因此可以得到什麼?

A:就是你自己也是一個成績好的人,也就是I am part of the group of 成績比較好,比較乖一點的人。

Vicky :哪你為什麼這麼選擇? 是因爲父母跟你說什麼?所以你在小時候學會做這樣的選擇?

A::可能也是就是從小的那種比較,也可能就是又回到我就是要比哥哥好,我就是要跟他不一樣。

Vicky:所以如果你跟成绩比較不好的人在一起,你就變成不好的人?

A:Hmm, hmm. Hmm.

Vicky:: 所以為了不要有這樣的人設,所以你就要跟他們保持距離,不要靠近?

A提到他對於績效不好的員工,就會馬上保持距離,沒辦法給予直接回饋,開始以放大鏡檢視這位部屬的工作表現,過去有出手相救的經驗,但最終都會走到一個「救不起來,所以必須讓員工離開」,覺得自己浪費時間的結局。也因此形成了「只有let go」一種選項。A形容員工如同在溫水煮青蛙,但其實他自己也在溫水裡褶著自己。因為關鍵原因是因為自己與績效不佳的員工保持距離,關注在「救事情」,而非「協助員工提升能力,進而解決事情。」。

Vicky:當你與員工保持距離時,你幾歲?

A:小學時期的我吧。

腳本信念可以視為每個人應對壓力的主要方式。 腳本的形成壹定有在當時的原因與背景,但當腳本不再能服務於我們此刻工作或生活的需要,過度鞭策我們時,會造成個人心理健康的失調,需要加以留意尋求改善。

身為一位領導者,不能切割自己角色上的責任,發展與培育員工,管理並支持同仁改善/提升績效,先給予支持並讓同仁當責,最終若仍不適合,就必需做出困難的People Decision。無論員工績效好或不好,身為管理者都不能切割自己角色上的這個責任。

A已經有很好的自我覺察能力,發現自己陷入腳本中,會幫自己舉起紅旗。接下來就是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必須從兒童自我狀態拉到成人自我狀態,做出適當的管理行為。

Credit by : Diego PH

在腳本底下,我們的腦子里會出現許多聲音。評判,嘲諷,恐懼( Theory U - VoJ – Voice of Judgment, VoC – Voice of Cynicism, VoF – Voice of Fear),如同猴子在我們的腦子里跳舞一般(Monkey Mind)。坦白說,最近的我狀況也不是特別穩定,我在會談前夢見A,可能也因爲我的腦子里也出現了這些聲音。Everything is Something! 我也需要找我的督導聊聊。

Previous
Previous

隱形盔甲

Next
Next

ME CLUB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