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

一早到督導同伴的練習時間,輪到我當Supervisee。我一時沒想到話題,但我腦海突然出現一位客戶的臉,而我在兩個鐘頭後就要跟他做教練會談,我馬上跟夥伴說「我有議題」。

過去這段期間,和這位客戶間發生了幾次約了時間,改了時間,取消了時間。。。。。而我此刻心中有個感受「我好希望他等一下取消會談」。

督導問我想像這位客戶像什麼?我腦中馬上浮現的是變形金剛,非常巨大,強壯,堅硬,很有距離感,冰冷。。。。

而我像什麼?我像一個迷你機器人,在變形金剛的腳邊跳來跳去,試圖引起變形金剛的注意,但永遠沒法獲得他的眼光的交流與注視。我試著出拳,但我太小手太短了,出了拳,卻完全碰不到。。。然後我出現的傷心,生氣的情緒,很想轉頭就走,不玩了。。。。

 然後我突然想到和家人的互動。在一些互動上我心裡可能有些不舒服,我沒說出來。但當我累積到了一個臨界點,我受不了了,我就會情緒爆發,拂袖而去,留下覺得莫名其妙地對方。從TA的角度看來,我好像在搜集點券般,搜集扭曲的感受,強化了我的腳本。。。。而我跟這位客戶的互動,那時間上的反覆,我其實有點懷疑他的承諾度,但我選擇當一個nice guy, 還說「feel free to reschedule it….」,但我心中不開心的情緒,慢慢累積為生氣,但我沒有說出來。。。。 

在督導會談中,我下了決定,希望去跟客戶直接交流並分享我的感受,就算不玩了,覺得我們彼此都需要一個好好的結束。

 會談時間到了,我在筆記本上做準備,客戶還沒到。。。。心中有點惱火然後冒出「又來了。。。。」這三個字。喔,我又想逃了,心裡祈禱突然說有急事來不了,然後客戶就出現了。

簡單聊了近況,然後我邀請客戶回顧這段時間一起工作的情況,我也分享一些觀察與感受,也想討論如何更有效的工作。

客戶承認一開始列出的那些期待是有點形式的,與其說期待,他有更多的好奇。但他還是有許多收穫,從第三人的視角聽到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反饋。然後,我跟他分享了我在督導會談中談到變形金剛。。。。他淡淡的說:「很合理」。

我非常意外聽到這個答案,那個變形金剛頓時又浮現。我又在他腳邊跳來跳去了。。。。但此刻,我的尺寸大了一些,大到我的雙眼可以直視他,然後我不再跳動,堅定地問他,在剩下的計畫時間中,他希望如何運用,如何進行。

他期待透過我分享別人的經驗,他從中看看能有什麼收穫,我拒絕了。結論是,客戶覺得他不適合教練會談形式。認為生活當中許多事情他都可以處理,不想探討情緒,干擾,阻礙,很有自主性,只要列出行動計畫就會去做。換言之,此刻,他不需要教練這個支持系統。我建議把已經安排好的後續定期會談取消,調整為Ad-hoc base, 需要時再來約我。

客戶屬於超理智化的溝通風格,邏輯思維縝密,善於講道理,喜歡分析問題,並且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通常更注重知識層面,幾乎不涉及情感,情緒層面。堅持原則,為人處世的模式較為僵化,給人一種嚴肅,冷冰冰的感覺,讓人很難靠近。教練關係是一種親密關係,我本來想透過玩的方式來建立關係,但客戶覺得太casual, 在情感隔離的情況下,我其實是有挫敗感以及想逃跑的感受的。

以前,我可能因此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教練。但現在,我了解 – It’s not about me,我需要現實檢驗,確實,這位客戶真的不需要教練,不是因為我不夠好。

“合理化幾乎是每個人都會使用的防禦方式,也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發展出來的一種適應生活的方式。我們透過「製造合理的理由」來為自己開脫,避免自己受到責罰; 或者在無法達到某個目標時給自己尋找藉口,避免體驗無能,無力,焦慮,羞愧的感受; 又或者為了維護關係,害怕傷害別人而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以放過對方,因此放過自己,避免對別人表達憤怒” ~ 內在防禦

本來,我並沒有覺察到這個教練合約的議題。恰巧因為督導課程中的練習,我帶進了這個議題,提供我一個機會往後退幾步再回頭看看, 提供我一個機會避免輕易地就流於責備他人,或責備自己。若不是因為練習,我並沒有覺察到有探討的必要,但我卻獲得意料之外的收穫。

Previous
Previous

我是主管,我也需要被照顧。

Next
Next

是不想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