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魚,樹
上次,我跟Linda說,“下次要不要來聊一聊你和主管之間的關係?你逃不了這個話題的。”然後,他説好。
今天,Linda準備好了,來聊聊他和主管之間的種種。
可能衝突記憶猶新,Linda一股腦的Downloading了一堆訊息,花了十分鐘,前情提要得非常仔細與清楚。然後我問Linda, “What do you need today?”
我發現,我跟我主管是完全不同性格的人,我現在的應對方式,讓我覺得我一直要演戲。但我不知道這樣健不健康?
我邀請了Linda來畫畫,創造出了這幅作品。
我問Linda你看到什麼?
喔,我的老闆是恐龍!,我是魚,而我的members是小樹。而且恐龍背對著我們,魚和恐龍的視線也不同。而且,魚和樹緊緊相連,但和恐龍之間好像有個鴻溝。
想像,如果把這張創作放在另一張更大的圖,那張圖代表組織,那會是什麼情況?
喔,那這隻恐龍將會面對另一隻更大的恐龍,五倍大!
我們還聊到,其實恐龍想要變成狐狸,魚很清楚,想要當一隻讓恐龍放心的魚,但,不想幫助恐龍變成狐狸。我還留意到,這隻魚體積很大,比恐龍,樹都大。
嗯。我覺得我老闆(恐龍)一直想把我(魚)切碎,切小一點。他常常跟我說要有策略,要放手,但我聽這些就覺得很討厭。
然後我們聊到,如果讓樹大一點,恐龍大一點,這創作看起來就會平衡一些。所以新上任的老闆有機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大。Linda也可以培養部屬,讓樹長大一點。
然後,我們又談到小魚好像彈性好一些,魚一旦大隻,就少了彈性。
談到這裡,關於這個應對方式是否健康,Linda找到線索與方向,一個他舒服的方式與步調。挺健康的。
很喜歡和Linda合作,他總是很信任我,信任流程。他放手給我,我就更放手用不同的Coaching Tool. 因為,我也曾經在別的客戶臉上看到「搞什麼東西@@」的表情。這一點,我倒覺得Linda的彈性挺大的。我們也發現,Linda的信任開關,會因為是否嗅到對方的Hidden Agenda決定開或關。哇!結束之前,又另一個發現!
*本客戶故事經過部分改寫,經客戶同意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