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練,過程中我得到什麼?

By 金韌

在正式接觸教練前,我同樣也是對這模式陌生及一知半解。
就像別人曾問過的,教練與心理諮商有何不同?

帶著這樣的好奇及心情,開啟我的經驗。
在兩次談話之後,我的感受及整理如是。

教練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在協助我對工作經驗及現下需求的整理。
教練的時間是明確及有限制的。
在進行教練之前我要有所準備。
像是過程要討論的主題及探討的方向決定在我。
Vicky也不只一次的問我,「你需要什麼」、「你需要我幫你什麼?」

更明確點就是在我說了一堆困擾、限制或阻力之後,
再來核對「我需要什麼」。
這是當責的提醒及界限的展現。
並用更清楚的問題代替回應 -
「你剛剛的那段話我讀到...,是這個意思嗎?」
「你剛剛的那段話我聽到...,為什麼你會這麼認為?」
「剛剛的對話裡我感覺到...,你同意嗎?或是你可以說更多?」


教練也像是一面鏡子。
真誠的回饋,語言中模糊、曖昧或是未被說出的訊息。
但最終都要協助個人誠實自我面對。
畢竟自己的課題不該是坐等別人解決。

此次我的課題是「自我照顧」。
我告訴Vicky種種,於是我需要把自己的需求擺在前面了。


但當我說出計畫後,
Vicky很真誠的反問我「為什麼?_______這是自我照顧?這照顧你什麼?」

訂出計畫後很需要旁人的眼光來協助檢視。
在對話中讓更多訊息得以被說出來及清楚。
更能檢視出盲點及問題。


當然很多選擇在自己。
但當回饋中看見自己的限制及逃避攤在眼前。
是否能聽見教練的回饋,讓自己的選擇及決定更衷於自我。
讓自己有不同以往的影響力。

Previous
Previous

身為教練,我的A-HA Moment.

Next
Next

一份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 4个月教练督导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