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來就無法一步到位

和小K結緣於之前一個項目,同樣的 HR Background 讓我們特別有緣。最近又開始一起工作,目標是關於職涯發展。其實,對目前工作也沒什麼不滿意的,但總覺得方向不是很明確。

 

在第一次會談,我們對於幾年後小K工作的樣貌,有了輪廓,對於工作的範疇,也有一定的範疇。接下來就是關於如何實現的問題。

然後我們在之後的 Session 談到如何實現。我曾經回饋:『小K,似乎你都希望規劃好好的,不會有錯以後才會去執行。。。』,所以我們談到這當中的擔心,害怕與阻礙。

原來,這當中深深的擔心是,關於踏入新領域後對財務的衝擊與影響。因此,我還推薦了小K『風險致富』這本書。

有一次,小K有很大的關係上的壓力,在 Session 中,我們多花了一些時間探討有哪些情緒,在身體的哪裡。

小K:『我覺得我有生氣,焦慮,招架不住,以及不知所措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就在我的肩膀上』。然後我們發現,這招架不住的是家人對小K的用力,但同時,也是小K自己的用力。

這個 Session 過後,小K覺得其實自己只是要整理一下,沒想到自己會哭得那麼慘。但也覺察到自己的迷思~哭=軟弱。我說:『嗯。機器人不會流淚也不軟弱』。

小K:『可能是我小時候很愛哭,不知道怎麼解決問題就哭,越長大越不喜歡這樣的個性,所以大概從開始工作後,就不大允許自己那麼常哭。。。雖然今天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但心情感覺比較輕鬆了。』

 

之後的 Session 還是談到家人相處的議題。小K總是支持家人,義無反顧地。。。但也承載了家人帶來的很多情緒。討論到和家人之間的緊繃,如同走在鋼索般。

我回饋小K:『我發現,你一旦決定什麼事情,好像就會希望讓他儘快發生?所以當事情不能如你所願的發生時,你就有很大的情緒壓力。是這樣的嗎?』

小K:『好像是耶。。。。。我家人跟我抱怨事情,我告訴他一些方法,但他好像都聽不進去。老是對我抱怨。。。可能就像你說的,我家人其實只是需要我聽他抱怨,沒有要改變。是我希望他要改變。。。因為我的個性是知道要改變後就急著想要他發生,我想不只是對自己,對我身邊的人可能也有這樣的想法,導致我覺得他們好像沒有改變,就更急著想幫他們,然後感到挫折。。。但其實我要先學會是關照自己,支持自己。。。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發現,也期許自己能夠慢慢的學會關照自己。』

之後我約了他做一下反思,也談一談在接下來的教練歷程中,希望實現哪些目標。

 

小K表示,在過去這段歷程中,雖然我們轉了彎去到關係的議題,但卻是非常關鍵且重要的發現。接下來,想回到職業發展議題,想幫助他人身心健康,幫助他人找到更好的自己,在亂世混沌不明的世界裡找到身心安頓的方式。

我心裡笑著想,『小K啊,別忘了你要先關照自己啊!』。讓我想到 Fred Kofman 在 Conscious Business 這本書中給予 Consciousness 下的定義-

Consciousness is the ability to experience reality, to be aware of our inner and outer worlds. It allows us to adapt to our environment and act to promote our lives.  All living beings possessconsciousness, but human beings have a unique kind. Unlike plants and other animals, we can think and act beyond instinctual drives and conditioning. We can be autonomous (from the Greek, “self-governing”). While this autonomy is a possibility, it is not a given. We must develop it through consciouschoices.

雖然,小K找我當教練的目標是基於職業發展,但在這過程中,我們探討了很多內在層面的議題,而這些議題都會透過不同面向不斷地來找我們,挑戰我們。

就如同我自己,在教練的這條道路上總有些莫名其妙且任性的目標,也有很多假設與限制性信念,也是需要找我的教練與督導們疏理一下我的那些莫名其妙想法的。

To decide what should I have to do right now, in order to create the future which I hope to living when it close to us. ~ Fred Kofman

 

目標很容易喊,我們可以選擇一條快速道路,也可以選擇以一段歷程來好好經歷。有時候走到岔路,看到不同的風景,反而更豐盛。

Turning on the light, inside and outside.

 

ps:文章得到客戶的同意,得以發佈此案例,文字略有改動。

Previous
Previous

空,一種說不清楚的空

Next
Next

Coaching 不能幫助到他